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。
于嗟鸠兮,无食桑葚。”
桑椹为桑科落叶乔木桑的干燥成熟果穗。主产江苏、浙江、湖南、四川等地。4~6月果实变红时采收,晒干,或略蒸后晒干。生用。
甘,寒。归肝、肾经。
滋阴补血,生津,润肠。
1.用于阴血亏虚的头晕耳鸣,目暗昏花,失眠,须发早白,遗精等。本品既能滋补肝肾之阴,又能补血。可单用,也可配制何首乌,女贞子、墨旱莲等同用,如首乌延寿丹。
2.用于津伤口渴,内热消渴及肠燥便秘等。本品有生津止渴,润燥滑肠之效。治津伤口渴或消渴,可与麦冬、天花粉等配伍;治肠燥便秘,可与何首乌、火麻仁、黑芝麻等同用。
煎服,10~15g。桑椹膏15~30g,温开水冲服。亦可生啖浸酒。
脾胃虚寒,大便溏泄者忌服。另小儿多食,可引起出血性肠炎,宜慎。
本品甘寒质润,入肝、肾经。既能滋阴补血,又能生津止渴、润肠通便。可用治阴血亏虚之眩晕、目暗耳鸣、须发早白、肠燥便秘及津伤口渴、消渴等证。
典故
西汉末年,为平定王莽叛乱,汉室子孙刘秀亲征,不料被王莽打败流落于幽州(今北京),饥饿难耐,恰好此时桑椹结果,刘秀靠着桑椹充饥度过了追兵追杀。几年之后,刘秀打败叛*获胜。派人去封赏此桑树,不料来人不识桑树,错将旁边的椿树封了赏。可谓“桑树救驾,椿树封王”。
几乎在同一时间,有一个叫蔡顺的少年,父亲早亡,母子相依为命。战乱之际,无以果腹,蔡顺便在桑椹结果时节,每天采摘桑子充饥。他把紫红的桑椹和红色的桑椹分开放在不同的竹筐中,甜美的紫红色桑椹留给母亲,自己只吃酸涩的红色桑椹。起义*感其孝心,给了他粮食回家供养母亲。这就是二十四孝中的“拾葚异器”。
供稿:药剂科
编辑:医改办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