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花粉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咳嗽只是表相,抓住病因才是根本
TUhjnbcbe - 2021/3/26 12:59:00
北京中科忽悠         https://m-mip.39.net/nk/mip_5154126.html

彭大夫丨咳嗽不好治

一直想写写咳嗽,一直感觉时机不恰当,一直没写。

因为我觉得我治咳嗽的疗效,还不够好。

以前有句老话,叫做名医不治咳,容易砸招牌。

这些年看了一些书,学习了一些前人的经验,治了一些患者,自己也慢慢总结了一点点东西,

今天拿出来聊一聊,希望能让看到的朋友多配合一下医嘱,让我治咳嗽的疗效可以提高那么一丢丢(哈哈)。

咳嗽不一定是坏事

咳嗽丨身体排异的一个反应

首先要强调的一点,咳嗽不一定是坏事。

咳嗽是我们身体想要排出异物的一个反应。有不好的东西了,大脑发给它一个指令:盘它…哦不,喷它。

于是你就开始咳咳咳……

如果上来就急急忙忙止咳,异物,比如痰排不出去了,对我们的身体恢复有好处吗?

记得读书那会,讲到咳嗽那章的时候,有一个老师就一直强调,切忌:见咳止咳。

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,看到咳嗽,就用止咳的药,是大忌。我这些年看咳嗽,也一直遵循这点——

咳嗽只是一个表现,你要找到引起咳嗽的原因,治疗这个病因,解决了这个引起咳嗽的真凶,咳嗽自然好了。

只是这个病因,不好找,或者找到了短时间也难处理干净(冰冻三尺,非一日之寒),所以有时候患者着急,我也没办法。

我又何尝不想三副药解决问题,药到病除。

只是有时候不同原因引起的咳嗽,治疗真的是需要一个调治的过程的,且听我把咳嗽病因细细道来。

咳嗽的病因

病因丨外感+内伤

从古至今,咳嗽大概是人类最常见的病理表现之一了,古代医家对于这一病症也十分重视,多有研究探讨,提出了很多言简意赅的论述,比如《素问·咳论》:“五脏六腑皆令人咳,非独肺也”;比如程国彭《医学心悟》:“肺体属金,譬若钟然,钟非叩不鸣,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,自外击之则鸣,劳欲情志,饮食炙煿之火自内攻之是亦鸣”;比如张介宾《景岳全书》:“咳嗽之要,止惟二证,何为二证?一曰外感,一曰内伤而尽之矣”,等等。

这些论述其实已经很全面的论述了咳嗽的原因,虽然咳嗽定位在肺,但是除了肺自身,其他各个内在脏腑功能受到影响,都有可能引起肺的功能受损,出现咳嗽。

引起受损的原因,总结起来是两大类,一类是外感,前面和大家讲过,各种外邪的侵袭(风寒署湿燥火等),第二类是内伤,就是身体内部受各种影响后出现了损伤,这内外两种原因还可以同时存在,互相影响,导致病情复杂难治。

外感丨风寒暑湿燥火

外感类,前面讲过的,各种外邪引起你身体的一个急性起病,感冒咳嗽最多,大概有这么几种:

1.风寒感冒咳嗽:

也就是我们最常说的,着凉了引起的感冒咳嗽,寒冷季节,天气降温时节多见,热天贪凉饮冷也可以导致。主要表现有:怕冷,鼻塞流清涕,咳痰多是白色,舌淡红,苔薄白,脉浮紧。治疗上要疏风散寒,宣肺止咳。我常用一个药方:苏叶杏仁防风法半夏枳壳紫菀款冬花僵蚕甘草,痰多加陈皮,怕冷严重加麻*,桂枝。剂量上面,孩子6g~8g,大人10g~12g。

2.风热感冒咳嗽:

这类大多数是热天,或者传染病流行季节,或者孩子平时喜欢吃辛辣油炸类食物,容易出现。主要表现:稍微怕冷,痰*鼻涕*,舌红咽红,苔白或*,脉浮数。

我常用的药方:杏仁银花连翘玄参麦冬防风苏叶桔梗甘草僵蚕,热象明显加大青叶,青蒿,咽痛明显加板蓝根。一般剂量同上。

3.风燥感冒咳嗽:

风燥类的咳嗽,一般我要看是偏寒多一点,还是偏热多一点。主要表现在前面两种的基础上,有比较干燥的表现,比如咽干口燥,痰黏难咳等。偏寒的我喜欢用:杏苏散,杏仁苏叶陈皮白前枳壳桔梗沙参麦冬款冬花荆芥甘草。偏热的我喜欢用桑杏汤,桑叶菊花杏仁浙贝沙参栀子淡豆豉瓜蒌皮。咽痛声音嘶哑的可以加川贝,千层纸。剂量一般同上。

外感类这三种是比较常见的,还有些偏火热,或者偏寒湿的咳嗽类型,少一些,以后慢慢写病例再讲。总的来说,外感类咳嗽只要辨证准确了,见效都比较快,3~7付药都能搞定。但是,如果本身有其他内伤因素存在,夹杂在一起,咳嗽可能就复杂难治了。

内伤丨痰湿,气血阴阳亏虚,情志

内伤,大体是由于长期的不健康生活习惯,或者受病邪影响损伤内在脏腑气血,导致身体内环境出现了问题。如果和外感夹杂,病因复杂难辨,这样引起的咳嗽,往往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,不是几副药可以解决的。

我常见的几类有:

1.脾虚/痰湿咳嗽:

这一类我放在第一个,因为看到的实在太多了。

脾虚的原因,请看前面写过的推文。我说过,“脾为生痰之源,肺为储痰之所”,简单的路线就是:脾虚—水湿运化不好—湿聚成痰—咳嗽。

对于这样的咳嗽,我除了化痰类药物,更多的是配合健脾的,祛湿的,消食的,化积的。这时候,化痰是治标,健脾是治本。如果不能忌好口,继续伤害脾胃,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。

我常用的方子,是二陈汤+四君子汤,法半夏陈皮茯苓*参白术甘草紫菀款冬。如果有积食配合焦三仙,有气滞加枳壳。

2.气虚/阳虚咳嗽:

这一类,老年人居多,本身正气不足,驱邪无力,咳嗽难愈。不过现在逐渐发现,年轻人,由于生活习惯不好,锻炼少,也开始有了。还有一些,是由于前面治疗不当引起的。比如我看到的一些过度输液,咳嗽一直不好的患儿。

主要表现是:各种容易累,咳嗽缠绵不愈或者反反复复,咳嗽无力,痰白清稀,气短乏力,多汗,流涎,脉细无力,发展到阳虚还容易怕冷,等等。

我常用的方子:*参五指毛桃防风白术*芪—(补气);紫菀款冬法半夏陈皮茯苓—(化痰);甘草—(调和药性)。气虚明显的,加重补气药用量,痰多的,加重化痰药用量。根据具体情况来,一般10g~15g。

3.阴虚咳嗽:

这一类,以前得肺痨的(鲁迅先生:人血馒头?),就是咱们现在说的肺结核,到后期,这样的情况很多,现在大多数出现这样情况的,我看到基本是:喜欢吃辛辣燥热食物的,纵欲过度的,这样的比较多见。

主要表现:病程久,干咳无痰或痰黏难咳,咽干,口干声嘶,潮热盗汗,苔少或剥,脉细数。

我对于这样的患者,一般看情况,如果是饮食导致肺胃阴虚的,沙参麦冬人参五味子杏仁百部知母天花粉白薇,如果是熬夜,房劳过度肺肾阴虚的,配合六味地*丸,知柏地*丸,调理下来,效果一般都不错。

还有些其他少见些的,比如肝郁情绪不好引起的,血虚血瘀不养引起的,等等,空了再写。

总之,内伤类的咳嗽治疗起来,第一个要辨证用药准确,第二个要配合好医生。有的孩子,痰湿咳嗽,一边吃药一边吃冷饮零食;有的年轻人,一边吃药一边蹦迪泡吧;有的家长,孩子输液很久,脸色差咳嗽一直不好,家长过来吃三五付药就想完全痊愈,看一次还咳嗽就不看了,我都很无奈。

急急忙忙止咳是没用的,根子不搞定,肯定要反复。找到病因,把身体调理好,脸色转好,胃口转好,才是王道啊!能给西医一个月时间,能给我半个月吗?

坚持看诊之余写点东西,

希望写的东西对看到的朋友有帮助,

欢迎收藏转发给需要的朋友,

或者顺手右下角点个好看吧。

往期内容推荐:

小孩不吃饭老生病,家长转变观念是关键

小孩发热家长要注意的(附实用儿推手法)

为什么孩子容易生病?

呕吐,腹痛,腹泻,胃肠炎处理看这里

我为什么总是说调理脾胃

不打针不吃药,脾胃健康陪你唠

说说最近的流感

中医彭文昭

西医学的一般般

中医学的还将就

欢迎收藏转发

长按,

1
查看完整版本: 咳嗽只是表相,抓住病因才是根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