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花粉

首页 » 常识 » 诊断 » 草药的故事阴虚阳亢家族
TUhjnbcbe - 2020/11/30 10:53:00
治疗白癜风的费用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xcyy/141127/4525518.html

身体呈现阴虚阳亢,这是一种危险的状态。好比钱不多,又一个劲地高消费。再高的家底也有穷尽的时候,而何况家底已薄。

对身体而言,家底是什么呢?是精血,也叫能量,也叫津血等。精血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,不断消耗,易损难复。如不注意保养精血,嗜酒纵欲,伤戕过度,则阳气易亢,虚火妄动,故“阳常有余”但“阴常不足”,这就是“阴虚阳亢”。正是因为“阴虚阳亢”,则百病丛生。

身体为何会出现“阴常不足”,这和整个时代有很大的关系。现代社会产生了许多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:吃得多,动得少饮料多,喝水少;荤腥多,蔬菜少;烟酒多,水果少;空调多,阳光少;疲劳多,睡眠少;工作压力大;夜生活频繁;环境污染;气候异常……人体大量的精、血、津、液等阴液被消耗,阴虚产生,身体变差。

不能小看“阴虚”。如果阴虚与内热结合,潜伏在我们体内,就会成为严重的致病因。一个人阴虚,说明他五脏有损,累及全身,对人体健康损害非常大,若不能及时调养,等它从量变到质变,就悔之晚矣。

现代都市人最常见的体质就是热火相加体质,临床上的大部分疾病也都是热火相加引起的,如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、肿瘤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帕金森综合征、无名高热、肺炎、扁桃体炎、慢性咽喉炎等,从本质上都是热火相加之病,都是由于阴虚导致的。

如何断阴虚阳亢?

首先从脉相上。脉细数、脉洪大又非真热、与年龄不符的脉盛的假脉(比如一般来说,老年人脉弱一些,若搭上去脉很强顶手,这和他年纪不符)、脉呈上盛下虚,或者右手的脉整体强同时左手的脉整体弱等。

再从证上看。人狂且妄、夜尿多、盗汗、尿频、烦热、小便多、消渴、话多喜唠叨等。但单一证不可断。要合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证合断。

当然也需要脉证合断。

那如果出现阴虚阳亢,需要用那些药物呢?我们知道,阴虚阳亢的核心原因是阴虚,即是因为津液不足,滋润的力量不够,则显得阳气过剩。此时并不是真的热多余,而是相对来说,阴少了,阳就显得多了。此时的火是虚火。

所以需要滋阴药。

滋阴药又有哪些呢?天花粉、麦冬、玄参、阿胶、生地、熟地等。

天花粉

其一、天花粉味甘带一点点酸,酸甘能养阴生津。

其二、它又微苦寒,苦寒能降火,使火不伤阴,渴自减轻,还有微苦能坚阴,能令津液坚固,不至于被火蒸发耗散掉,所以天花粉之苦可以生津液,润枯燥。

其三、天花粉乃瓜蒌根,其根系发达,大者如人,善于通行津液,令津液流通,有余不足相互对流调济,渴亦得解。

天花粉直接跑到喉咙,一吃下去,马上津液就生出来了。津液就生出来了,就像突降一场甘霖,喉咙处的渴证立刻缓解。

从《本草汇言》也能得到答案。天花粉,退五脏郁热。如果心火盛而舌干口燥,肺火盛而咽肿喉痹,脾火盛而口舌齿肿,痰火盛而咳嗽不宁。或者肝火导致的胁胀,肾火引起的骨蒸烦热,或痈疽已溃未溃,而热*不散,或五疸身目俱*,而小水若淋若涩,都可以称为火热郁结所致。天花粉能开郁结,降痰火,并能治之。又因为天花粉性甘寒,善能治渴,从补药而治虚渴,从凉药而治火渴,从气药而治郁渴,从血药而治烦渴,乃治渴之要药也。

上部虚热,补津液用天花粉。

麦冬

麦冬白色,性微寒,味甘微苦。作用于上部,同为补上焦滋阴药。麦冬散结,同时治咽喉痛。

玄参

玄参色黑多汁,能滋阴去上部结节,它苦咸微寒,可以将火热下行。

阿胶

阿胶:在古代,早先熬制阿胶的原料其实是牛皮,甚至还有其它动物的皮。《本草图经》曰:“《本经》阿胶,亦用牛皮……但今牛皮胶制作不甚精,止可胶物,故不堪入药也。”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凡造诸胶,自十月至二、三月间,用挲牛、水牛、驴皮者为上,猪、马、骡、驼皮者次之,其旧皮、鞋、履等物者为下……大抵古方所用多是牛皮,后世乃贵驴皮。若伪者皆杂以马皮、旧革、鞍、靴之类,其气浊臭,不堪入药。”

阿胶性味甘、平,为补血、养血要药,尤为适宜治疗出血症而兼见阴虚、血虚证者。

医圣张仲景喜用阿胶组方治疗脾虚气寒所致吐血或便血,如*土汤:灶心*土、阿胶、*芩、附子(炮)、白术、生地*、白及、甘草以健脾养血止血;治疗气虚血少之眩晕、心动悸、脉结代者之炙甘草汤:甘草、生姜、桂枝、人参、生地、阿胶、麦冬、麻仁、大枣以滋阴养血、益气温阳、复脉止悸。

阿胶颜色偏红色,上下皆可有用,走全身。

地*

地*:关于地*,《神农本草经》谓干地*“治折跌绝筋,伤中逐血脉,填骨髓,长肌肉……除寒热、积聚,除痹”。

地*,为玄参科植物地*的新鲜或干燥块根。秋季采挖,除去芦头、须根及泥沙,鲜用;或将地*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。前者习称“鲜地*”,后者习称“生地*”。而熟地*的炮制则是以好酒拌砂仁末,浸蒸晒九次用。因为地*性寒,得酒与火与日则温。

鲜地*味甘、苦,性寒;而干地*味甘,性寒;炮制后的熟地*味甘,性微温。

总之,地*是一个滋养性的清热药,尤其对于阴虚阳亢的瘀血很好用。生地*打成汁,它去瘀血的能力很强。干地*呢,兼有祛瘀和滋阴的作用。而熟地*,几乎只剩滋阴的作用了。

永远要记得:所有药都是借一个能量解决当下的证。

只有四点能补气血:一是正常饮食,二是正常睡眠,三是正常运动,四是少思虑。也即是让生命回复正常。

草药的故事

《气滞类药物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升麻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癌症经常出现的草药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艾草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知母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天花粉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白术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木香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茯苓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香附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陈皮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人参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杏仁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地*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红枣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连翘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细辛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麻*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*芩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姜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*连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芍药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甘草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牡丹皮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厚朴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枳实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桂枝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桔梗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大*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生石膏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葛根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半夏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附子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当归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川芎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芒硝》

草药的故事

《柴胡》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1
查看完整版本: 草药的故事阴虚阳亢家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