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孙喆
您是30多年以上的“郑州土著”老郑州吗?……
身份证开头的,见到过木头二七纪念塔的,到过二七纪念堂看过电影的,在德化街浴池冼过澡的,知道刘胡兰副食店被俩假洋鬼子骗走两瓶茅台酒故事的,在人民公园看过刘文彩收租院泥塑的,在人民公园看过动物的,在这里玩过大象滑滑梯的,到大戏院看过《卷席筒》的,练过老绿的,知道”挖才气、老闸皮、国防绿、打得儿蒌、打苏儿、磨牙底儿……“
是啥意思的,建四桥一路捐过10块钱的,晚上逮过爬叉的,在军区礼堂看过《山本五十六》的,在经八路吃过夜市的,在老坟岗吃过八一八烩面的,参与或目睹治理金水河的,喝过郑州牌啤酒的,知道什么叫“邙山炮、上下飞、天女散花”的,用过福乐尔香皂和中州肥皂的,在郑州花园路三八银行小四角楼上跳过舞的,知道“水上漂、西工房、广酒、西花园、老合记……”
在什么地方的,在碧沙岗看过老虎的,在紫荆山见过猴山的,在农科院稻田钓过蛤蟆的,在沙门见过枪毙人的,在花园路集贸市场吃过杨记拉面的,买过鸿兴源点心和在三味饭店吃过饭的,骑过二八自行车,住过平房,住过大杂院胡同,坐过大辫子电车的,坐过黄面的的,吃过马车拉的芝嘛饼和德华街乐器店门口大姐砂锅的!二七铁路局西工房、北工房、蜜蜂张、马寨街...南关德济桥边玉米稀饭,明星饭店门口的羊蹄…胡子烧鸡鸿兴源食品店都在乔家门和西三马路交叉路口,还有乔家门的杏花村饭店,那里的冰镇酸梅汤和奶油冰棍一直是我们的最爱,夏天上学时能吃一根冰棍,或者喝一杯酸梅汤足以让我们幸福半天。大同路艳芳照相馆,陇海路老宝太小卖铺,煤油灯,布厂街炒饼,手工业大楼,警报山,德化街京都老蔡记馄饨蒸饺,乔家门的葛记焖饼灬
群众剧院,人民剧院,京广路工农民饭店…陇海电影院,八一八电影院,东方红电影院,这样影剧院现在都不存在了,只有二七纪念堂依然如故,那是我们小学中学包场电影的地方,现在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。八一八烩面馆,刘楼烩面,味美思,西一街,老坟岗……
繁华的德化街妇女儿童商店,女子理发店,刘胡兰商食品店、钟表眼镜店,德化街尹府,二七纪念塔边长春饭店……
抓骨头子儿,弹弹蛋儿,推铁环,跳高,扔沙包,藏老闷儿,星星过叶儿。蒸红薯窝窝头压饸饹面条,吸过丝瓜杆的,还有雪园饭店对面路西那个棺材铺,胶泥小手炉,西三马路青云里天主教堂,德化街实习饭店,德化街胜利理发店,吃个8分钱一碗儿丸子汤、3分钱一根儿火车牌儿冰棍儿(5分钱一根儿的带奶味儿)、一两粮票8分钱一包火车牌香草饼干、火车站内5分钱一个好大的肉包子非常好吃.....
挖地道、烙饼支援灾区,老火车站对面的云吞又大又好吃。金水区还是农村,花园路两边偏僻荒凉,京广路到花园路还很遥远,关虎屯动物园门票才五元,中州大道、航海路还是环城公路,CBD还是郑州军用机场,郑州民航还是原新郑薛店,经三路还是小土路...
燕庄、黑庄、聂庄还是庄稼地。京广路的刘楼、五湖饭店已不复存在。铁路文化宫,铁路分局俱乐部……
这些经历一辈子都忘不了啊!当然,知道这些不仅是70后与80后的“郑州土著”老郑州,而且还有那些年龄在60岁以上的老郑州长辈们。回忆是美好的,有回忆,说明我们阅历丰富!回忆也是一种财富,不是么?你对郑州有什么看法,可在留言区告诉大家……
注:本文经作者同意发表;图片来源于网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