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连是什么?曾经有一句谚语叫“哑巴吃黄连,有口说不出”,说明黄连真的很苦。但是它有一定的药用作用,黄连的炮制方法有哪些呢?黄连的作用又是什么,下面就让小编带大家去了解一下吧。
黄连是什么
黄连,又叫川连、味连、鸡爪连,黄连属于多年生叶基徨,羽状深裂,草本植物,三全裂,卵状三角形,坚纸质,边缘有锐锯齿,中央裂片卵状菱形,侧生裂片不等2深裂,野生或栽培于海拔荫蔽密林-米的山谷凉湿中。叶柄长5-12cm。有泻火解毒,清热燥湿之功效。有俗语云即道出了其中滋味“哑巴吃黄连,有苦说不出”,其味入口极苦。
黄连的炮制方法
净制除去杂质。润透后切薄片,晾干,或用时捣碎。
酒制
取净黄连,用酒拌匀,焖透,置锅内用文火炒干,取出,放凉。每黄连kg,用黄酒12.5kg。
姜制
取净黄连,加姜汁拌匀,置锅内用文火炒干,取出,放凉。每黄连kg,用生姜12.5kg。
胆汁制
取猪胆剪碎,取汁去渣,加黄连片炒干为度。每黄连g,用猪胆5只。
炒制
取黄连置热锅中,用微火炒至老黄色为度。
制炭
取黄连用武火炒至外面呈黑色,喷水灭尽火星,晒干。
醋制
取黄连加水浸透后切片,或直接用整货加醋拌匀,至醋渗入后,晒干,再微炒。每黄连g,用醋93g。
盐制
每黄连g,水适量,或喷入盐水即可。每黄连g,取出,用微火炒干,放凉,黄连加盐水润透,盐6g,取黄连炒至微变色,取至色稍深用盐15g。
炮制作用
酒炙黄连能引药上行,缓其寒性,善清头目之火。如用于治目赤肿痛、口舌生疮的黄连天花粉丸。
姜炙黄连缓和其过于苦寒之性,并增强其止呕作用,以治胃热呕吐为主。如用于治湿热中阻,胃失和降,恶心呕吐。
吴萸制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,使黄连寒而不滞,以清气分湿热,散肝胆郁火为主。如用于治湿热郁滞肝胆,嘈杂吞酸;治积滞内阻,生湿蕴热,胸脘痞满,泄泻或下痢。
黄连的作用
心经实热。用黄连七一,加水一碗半,煎成一碗,饭后过一阵(食远)温服。小儿减量。
伏暑发热、作渴、呕吐及赤白痢。用黄连一斤,切小,加好酒二升半煮干,再焙过、研细,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一天服三次。此方名“黄龙丸”。
骨热黄瘦。用黄连四分,切小,加童便五大合,浸一夜,微煎三四沸,去喳,分二次服下。
小儿肚胀、遍身疮蚀、疳热、口渴、潮热。用黄连五两,弄碎了,用水和好,放在猪肚子了,封起来,放在饭上蒸。如绿豆大。连同少许饭烂捣烂做成丸子,米汤送下。再服用调心药,效果更佳。
消渴尿多。用黄连末和蜜成丸,如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。又方:黄连半斤,酒一升,放在开水锅里,煮一伏时,取出晒干,三细,滴水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温水送下。
小便如油(按:这是消渴晚期病状)。用黄连五两、栝楼根五两,共研为末,加生地黄汁和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,牛乳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忌食冷水、猪肉。
破伤风。用黄连五钱,加酒一碗,煎至七成,再加黄蜡三钱溶化后,趁热服。
白浊。用黄连、白茯苓,等分为末,加酒、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以补骨脂煎汤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
痢症多血。用黄连一两,加水二升,煮成半斤,露一夜,次日烧热后空心服。又方:黄连一两,和鸡蛋白做饼,灸成紫色,研细,以浆水三升,慢火熬成膏。每服半合,温米汤送下。单以鸡蛋白调黄连末为丸服亦可。又方:黄连二两,切碎,放在瓦上焙焦,加当归一两(焙过),共研为末,再加麝香少许。每服二钱,陈米汤送下。
冷热诸痢。用黄连一两半、龙骨一两、大附子一个、干姜一两半、胶一两半,切细,加水五合,煮沸即停,稍冷再添水煮,如此反复九次,最后约得药汁一升,一顿服下。
痢疾腹痛,里急后重。用黄连、木香,等分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、三十丸。一天服一次。此方名“香连丸”。
结语:黄连真的很苦,但是它的功效很多,它可以治疗心经实热、伏暑发热、作渴、呕吐、小儿肚胀、遍身疮蚀、疳热、破伤风、白浊等等。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,有这些症状的朋友可以尝试着用黄连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