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Q营销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://www.jpm.cn/article-124253-1.html基本内容
出处:《名医别录》
别名:芦茅根、苇根、芦头、芦柴根
来源:禾本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。
处方用名:芦根
药性:甘,寒。归肺、胃经。
功效:清热泻火,生津止渴,除烦,止呕,利尿。
临床应用:1.热病烦渴2.肺热咳嗽,肺痈吐脓3.胃热呕哕4.热淋涩痛
1.热病烦渴。本品性味甘寒,既能清透肺胃气分实热,又能生津止渴、除烦,故可用治热病伤津,烦热口渴者,常配麦门冬、天花粉等药用;或以其鲜汁配麦冬汁、梨汁、荸荠汁、藕汁服,如五汁饮(《温病条辨》)。2.胃热呕哕。本品能清胃热而止呕逆,可用鲜品配青竹如、生姜等煎服,如芦根饮子(《千金方》);也可单用煎浓汁频饮(《肘后方》)。3.肺热咳嗽,肺痈吐脓。本品入肺经善清透肺热,用治肺热咳嗽,常配*芩、浙贝母、瓜蒌等药用。若治风热咳嗽,可配桑叶、菊花、苦杏仁等药用,如桑菊饮(《温病条辨》)。若治肺痈吐脓,则多配薏苡仁、冬瓜仁等用,如苇茎汤(《千金方》)。4.热淋涩痛。本品功能清热利尿,可用治热淋涩痛,小便短赤,常配白茅根、车前子等用。
用法用量:煎服,15~30g;鲜品用量加倍,或捣汁用。
注意事项: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临床配伍:1、与麦门冬、天花粉等同用,可用于热病伤津,烦热口渴等症。2、与*芩、浙贝母、瓜蒌等同用,可用于肺热咳嗽等症。3、与薏苡仁、冬瓜仁等同用,可用于肺痈吐脓等症。
方剂
1、银翘散2、凉营清气汤3、连朴饮
药理
化学成分:主要含酚酸类成分:咖啡酸、龙胆酸;维生素类成分:维生素B1、B2、C等。还含天冬酰胺及蛋白质、脂肪、多糖等。
药理作用:本品有保肝作用,可通过抗氧化、保护肝细胞、抑制胶原沉积等途径来抑制肝纤维化。此外,本品有解热、镇痛、镇静、抑制中枢神经系统、降血糖、抗氧化、雌性激素样作用,对β-溶血性链球菌有抑制作用。
炮制
除去杂质,洗净,切段或切后晒干。
性状和鉴别
鲜芦根呈长圆柱形,有的略扁,长短不一,直径1~2cm。表面*白色,有光泽,外皮疏松可剥离,节呈环状,有残根和芽痕。体轻,质韧,不易折断。切断面*白色,中空,壁厚1~2mm,有小孔排列成环。气微,味甘。芦根呈扁圆柱形。节处较硬,节间有纵皱纹。(1)本品粉末浅灰棕色。表皮细胞表面观有长细胞与两个短细胞(栓质细胞、硅质细胞)相间排列;长细胞长条形,壁厚并波状弯曲,纹孔细小;栓质细胞新月形,硅质细胞较栓质细胞小,扁圆形。纤维成束或单根散在,直径6~33μm,壁厚不均,有的一边厚一边薄,孔沟较密。石细胞多单个散在,形状不规则,有的作纤维状,有的具短分支,大小悬殊,直径5~40μm,壁厚薄不等。厚壁细胞类长方形或长圆形,壁较厚,孔沟和纹孔较密。(2)取本品粉末(鲜品干燥后粉碎)1g,加三氯甲烷10ml,超声处理20分钟,滤过,取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芦根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照薄层色谱法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石油醚(30~60℃)-甲酸乙酯-甲酸(15:5:1)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磷钼酸试液,在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古籍参考
1.《神农本草经》:“主消渴客热。”2.《玉楸药解》:“消降肺胃,消荡郁烦,生津止渴,除烦下食,治噫膈。”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