味苦温。主心痛,寒热,结气,积聚,伏梁,伤筋,痿,拘缓,利水道。生山谷。
《吴普》曰:虎掌,神农雷公苦无*,岐伯桐君辛有*,立秋九月采之(《御览》引云,或生太山,或宛朐)。
《名医》曰:生汉中及冤句,二月、八月采,阴干。
案《广雅》云:虎掌,瓜属也。
天南星,味苦、辛,气平,可升可降,阴中阳也,有*。入脾、肺、心三经。善能化痰,利膈下气,散瘀血,坠胎,破坚积,消痈肿,治中风不语,极能开关,兼治破伤风。
天南星因形状像老虎的掌所以在《本草》里称虎掌,主治:燥湿化痰,祛风定惊,消肿散结。治中风痰塑,口眼歪斜,半身不遂,癫痫,惊风,破伤风,风痰眩晕,喉痹,瘰疬,痈肿,跌扑折伤,蛇虫咬伤。生用外治痈肿、蛇虫咬伤。祛风痰,解痉痫:用于风痰壅盛之中风眩晕、口眼歪斜、半身不遂、抽搐惊痫,常配半夏、天麻。也可用于破伤风。
中药里治痰的药非常多,那他们有何区别吗?
我们说半夏治逆痰;薏苡仁之流痰;生姜治寒痰;*芩治热痰;天南星治风痰;天花粉治酒痰。虽然都能治痰,但各具特色。天南星有大*,具强烈的刺激作用,如果不通过适当地炮制,它们的烈性就容易引起人不舒服。
中医讲久病怪病皆由痰作祟,痰饮为阴邪,痰饮形成以后,具有湿浊粘黏滞的特性,既可阻滞气机,影响经脉气血运行,又可表现病证缠绵难愈。
痰饮留在体内,它能随气机的升降无处不到,或阻于肺,或停于胃,或蒙心窍,或郁于肝,或动于肾,或流窜经络,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,因为它停留的部位不同,所变现出的症状也就各不相同。痰阻于肺,肺失宣降,则出现胸闷、咳嗽、气喘、痰多;痰阻于心,心血运行不畅,常变现为胸闷、心悸;痰迷心窍,则神昏、痴呆,或突然昏仆,不省人事,喉中痰鸣,两目上视,手足抽搐;痰火扰心,心神被扰就会失眠心烦,躁狂妄动,语言错乱,或打人毁物;痰停于胃,胃失和降,则胃脘痞满,恶心呕吐痰涎;胆郁痰扰,则惊悸不寐,烦躁不宁,口苦呕恶,胸闷胁胀,头晕耳鸣;痰浊上犯于头,干扰清空,则眩晕、昏冒、头重;痰气凝结咽喉,可出现咽中梗阻,吞之不下,吐之不出,称为梅核气;痰在经络筋骨,可致瘰疬痰核,肢体麻木,或半身不遂,或成阴疽流注等。
在《医方集成》里记载的三生饮用来治疗中风卒然昏愦,不省人事,痰涎壅盛,语言蹇涩。因为天南星本身就是消痰药里的一员猛将,可以消顽痰以开关,再配合附子鼓动,附子的特性也是走而不守,所以三生饮能救急于突然昏愦。由于三生饮过于峻烈,只可以暂用,不可以多用,而且需要用人参为君药。
禁忌:误服麻唇舌,得防风则不麻,凡使,宜以矾汤或皂角水浸,至不麻乃止,忌铁,用竹刀切,阴虚燥痰忌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