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花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两千年前的姑娘,是怎么护肤的 [复制链接]

1#

我们都知道基础的护肤三步:清洁、补水和防晒。自古以来,有关美肤护肤的,妆品和方法也就层出不穷比比皆是了。那么,两千年前的古代,姑娘们是怎么护肤的呢?

一、洁面

护肤,清洁永远是第一位。因此,洁面用品自不能马虎。那么最早的洁面用品是什么呢?

《礼记·内侧》记载:面垢,燂潘请靧(hui),陆德明释文:燂,温也;潘,淅米汁;靧,洗面。也就是说,先秦时期人们洁面用的是温热的淘米水,利用其中的碱性成分脱去污垢。这是最早的一种清洁用品了。

后来,老百姓最常用的一种清洁用品,是把植物肥皂荚、猪胰子和天然碱捣烂,混合制成块,民间称之为“胰子”,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肥皂。

随着可以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,清洁用品的制作也是越来越讲究。唐代孙思邈的《千金翼方》论曰:面脂、手膏、衣香、澡豆,士人贵胜皆是所要。文中提到的澡豆便是其中最考究的一种。澡豆类似于今日香皂的洗面粉,原以豆沫和诸药制成。在化妆前用澡豆洗面乃至洗身,可以洗涤污垢,保持肌肤,甚至可以因配药的不同,使之具备祛斑等功能。

澡豆在南朝时,还只限皇家使用,但到了唐代,澡豆已成为贵族必备的美容化妆品,在唐代的很多医药典籍中都可看到其制作配方。除了澡豆外,史籍中提到的洗面用品还有很多,比如说:白雪,北齐崔氏《靧面辞》中云:取红花,取白雪,与儿洗面作光悦。取白雪,取红花,与儿洗面作妍华。取白雪,取红花,与儿洗面作光泽。再比如“化玉膏”据说以此盥面,可以润肤,且有助姿容。

相传晋人卫笛风神秀异,肌肤白皙,见着莫不惊叹,以为玉人。其盥洗面容既用此膏。《下惟短牒》中记载:卫笛盥面,用及芹泥,故色愈明润,终不能枯槁。

《孟蜀宫妓图》肤如凝脂,洁白如玉

上面提到的肥皂荚和猪胰,几乎是必不可少的两种配料。《本草纲目·木部》卷35载:肥皂荚,十月采荚煮熟,捣烂和白面及诸香作丸,澡身面,去垢而腻润,胜于皂荚也。皂荚(即皂角),也具有清洁去垢的功能,但肥皂荚更胜一筹。

《本草纲目·兽部》卷50:生两肾中间,似脂非脂,似肉非肉,乃人物之命门三焦发源地。其呈椭圆状,*白色,富润华汁液。可治:手足皲裂,唇燥紧裂。故此,在面药、手药中也均少不了这一味。

二、涂面脂

女子美护,清洁是第一步骤,第二步骤就是涂面脂。“脂”是我国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化妆词语,《诗经》曰:肤如凝脂”《礼记·内侧》曰:脂膏以膏之。说明至迟在周代,人们就已经知道使用面脂护肤了。

脂有唇脂和面脂之分,用以涂面为面脂。面脂大多数为白色,主要为护肤润面而用,今日的润肤霜之类。汉代刘熙的《释名·释首饰》中写:脂,砥也。著面柔滑如砥石。形容脸上了涂了面脂之后,则柔滑如细腻平坦的石头一般。

除了白色的面脂外,在唐代还出现了很多彩色的面脂。如“紫雪”,“红雪”、“碧雪”,皆是因为制作时加入了相应的色素故名。这三者都有防裂护肤之功效,多用于冬季。之所以要加入颜色,应该和调整肤色有关,即利用补色的原理中和肤色。插一段化妆常识,肤色发*,用紫色粉底‘肤色发行,用绿色粉底,肤色发青,用红色打底。

“紫雪”,“红雪”、“碧雪”的出现也就是唐代化妆美容法逐步走向科学理性的展现。唐代帝王常于腊月把它们赐予群臣。唐代刘禹锡的《代谢历日口脂面脂等表》中提到:腊月口脂、面脂、红雪、紫雪……雕奁既开,珍药斯见,膏凝雪莹,含夜腾芳,顿光蒲柳之容,永去疠疵之患。明代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·石部》中也曾提到:唐时,腊月赐群臣紫雪、红雪、碧雪。

面脂也称面膏、面药等。除了最基本的滋润功效之外,大部分面脂配方中还加入很多中药成分,使得其也兼有美白、祛皱、祛斑、令面色光润之功效。

再如植物栝蒌,是契丹妇女护肤时常用的一种美容配料。庄季裕的《鸡肋篇》中有载:其家示族女子,……冬月以栝蒌涂面,谓之佛妆。但加敷而不洗,至春暖方涤去,久不为风日所侵,故洁白如玉也。

九子漆妆奁

《本草纲目·草部》卷18中载:栝蒌,其根做粉,洁白如雪,故谓之天花粉……并附有配方。有兴趣的姑娘,可去查询一番。

三、护手

手是女人的第二张脸。这种说法由来已久,自古人们就认为手是体现女性美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。

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中的美人形象便是: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从眼、眉、齿、颈、发、肤、手等各个方面加以赞美,而手则被置于首位。清代大文人李渔更是把女子的芊芊十指视为:一身巧拙之关,百岁荣枯所系。可见,社会对女性手的重视程度很高。

作为一种自身的修饰,女性妆手的历史,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。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保持手本身肌肤的柔软与白皙。正如妆脸有各式各样的面药,妆手也有专门的手药,相当于现在的护手霜。

因奇手而得幸的钩戈夫人

北魏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卷5中记载有合手药法。“合手药法:取猪月臣(shen)一具,摘去其脂。合蒿叶于好酒中病挼,使汁甚滑。白桃人二七枚,去*皮,研碎,酒解,取其汁。以绵裹丁香、藿香、甘松香、桔核十颗,打碎。著月臣汁中,仍浸置勿出—瓷瓶貯之。夜煮细糠汤净洗面,拭干,以药涂之,令手软滑,冬不皴。

猪月臣(shen)是手药中不可缺的一味主料。以猪月臣浸出液涂于手面防皲裂,再混以用酒浸出的桃仁汁液,并把香料若干浸于混合汁液中,放入瓷瓶中储存,即可。睡前用淘米水洗脸、洗手、淘米水中含有少量的碱,可起清洁的功效,擦干后,涂上此药,可令手软滑,冬天不皲裂。

四、疗面

我们的皮肤常常会面临一些特殊的问题,比如:粉刺、雀斑、痘痘等等。可能并不是每位姑娘都会遇到,但是却是非常常见的,而且一旦有了这些问题,肌肤的烦恼总是不请自来。那么,两千年前的姑娘们呢?她们遇到了这些面部问题,是怎么护肤的呢?

追溯古代源远流长的护肤历史,现已发现的最古医方马王堆汉墓帛书《五十二病方》,就内容考查,医方产生的年代应早于《*帝内经》的纂成时期。在这样古老的病方中便已经收载了关于面部除疱(即粉刺)方剂(见“治癘”方”)。

秦汉之际《神农本草经》的诞生,更是丰富了美容、养容的内容,记述了多种药物具有美容功效,如白芷:“长肌肤、润泽颜色、可作面脂”;白僵蚕:“灭黑黑干、令人面色好”;甘松香、白檀、白术、青木香,“可使人面白净悦泽”等。

从晋代葛洪编著的《肘后备急方》“起,医书中则将有关美容、疗面的内容汇集在一起,列为一个专题使人查阅起来更为方便。从此,历经唐宋元明清各代,医书中有关美容、疗面的专题层出不穷,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资料,既有史学价值,更有实际的应用价值。

纵观疗面的配方,有几种中药是常见的。如上文所提到的白芷,《神农本草经》明确指出其能“润泽颜色可作面脂”;“白芨”,可滋润肌肤祛除浊滞,治疗“面上野庖”,效果甚好;甘松、檀香、三奈芳香宜人专治气血失于流畅所导致的疾病;“白牵牛”,《本草正义》中张山雷说:“此物甚滑通滞是其专长,对于面黑、雀斑、粉刺等,气血失于流畅所导致的疾病,本品性滑,又能润泽肌肤,起到护肤的作用。

不难看出,古代的姑娘们,疗面的配方产品以纯天然的植物产品居多,现在的护肤配方中也常见到这些。但是下面这些祛斑去粉刺东东,估计大家就很少见了。

簪花仕女图

比如“白丁香”,是麻雀的粪,以雄雀粪最好,可去面上雀斑、粉刺。“鹰条白”,则是鹰粪,可防皱灭痕,善于去掉各种疙瘩而不留痕迹。真是不可思议呢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配方我们现在也不能全部拿来主义。当面部出现了粉刺、雀斑、痘痘问题,首先还是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生活习惯,在此基础之上,再针对相应的问题选择合适的护肤品和护肤方式。

我是渔子江,专注分享专业护肤知识,探索面部问题。下次见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