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花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冯世纶教授经方辨治干燥综合征 [复制链接]

1#
导读: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,以淋巴细胞增殖和进行性外分泌腺损伤为特征,临床表现复杂多样,常见口干、眼干、严重龋齿、乏力、低热、关节疼痛等。目前西医治疗以糖皮质激素、免疫抑制剂为主,但对干燥、疼痛、疲乏或脏器损害的疗效,尚不能令人满意。本病属中医“燥痹”范畴,冯世纶教授运用经方治疗本病,常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,本期为大家分享冯老验案二则,供诸位同行参考。

胡希恕经方医学

柴桂干姜加龙骨合当归芍药散方证

李某,女,55岁,年3月30日初诊。患者诉确诊干燥综合征已3年,服用糖皮质激素两年,口干欲饮无唾液,眼干无泪,鼻子干,左脚大小拇趾晚上痛,手关节痛,后背痛,乏力,胃脘不适有不消化感,手脚白天凉,晚上手脚如冒火伸出被外,无汗,纳少,早上痰多吐不出,小便可,夜尿1~2次,大便1日2~3行,质稀,偶尔成形。舌红瘦少苔,脉沉弱无力。辨六经属厥阴太阴合病证,辨方证为柴桂干姜加龙骨合当归芍药散证。处方:柴胡12g,*芩10g,天花粉12g,生龙骨15g,生牡蛎15g,桂枝10g,干姜10g,当归10g,白芍10g,川芎6g,苍术10g,茯苓12g,泽泻10g,炙甘草6g7剂,水煎服,龙骨、牡蛎同煎,日1剂。结果:左脚大小拇指及手关节痛减,体力增,手脚凉减,睡觉手脚冒火感减,大便1日1~2次,半成形。按语:脉症合参,患者症状寒热错杂、复杂多变,病在半表半里,为半表半里厥阴证:口干欲饮无唾液、眼干无泪、鼻子干、晚上手脚灼热、无汗、舌红瘦少苔,为半表半里上热证,虚热伤津所致,手关节痛、后背痛、胃脘不适有不消化感、手脚白天凉,为半表半里寒下证;早上痰多,夜尿频,大便次数多、质稀,脉沉弱无力,为血虚水盛之太阴证。患者见四肢厥冷、口干、胃脘不适有不消化感,正是柴桂干姜汤的适应证,因血虚水盛合用当归芍药散。关于柴桂干姜汤加龙骨和当归芍药散的合用:通过对《伤寒论》第97条“血弱、气尽、腠理开,邪气因入,与正气相搏,结于胁下……”的理解可知半表半里病证,机体多已血弱、气尽。冯老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发现,柴桂干姜汤方证多伴有血虚水盛证,故在使用柴胡桂枝干姜汤时,每每合用当归芍药散养血活血利水,收效甚捷。此合方中柴胡、*芩和解半表半里,天花粉、牡蛎清热生津、解津伤之口渴,龙骨、牡蛎敛浮阳、镇静安神,姜、苓、术温中利水,当归、白芍、川芎活血养血、推陈致新。这一合方正是胡老、冯老所揭示的仲景辨证论治,重在八纲、六经,再辨气血、瘀血、痰饮、水湿等病理因素之辨证论治思想的运用。

小柴胡加菊花汤方证

陈某,男,28岁,初诊日期:年8月25日。患者诉两年来眼干,医院诊断为干燥综合征,服用西药1年,无效,口微干,口臭,二便可,眠可,苔白,脉沉细。辨六经属少阳阳明合病,辨方证为小柴胡加菊花汤方证。处方:柴胡12g,*芩10g,清半夏15g,*参10g,炙甘草6g,菊花10g,生姜15g,大枣4枚7剂,水煎服,日1剂。二诊日期:年9月6日。患者诉眼干减,其他症状变化不明显。处方:上方加泽兰10g。7剂,水煎服,日1剂。结果:连吃5个月,眼干减轻,口臭已不明显。按语:孔窍病变多属少阳,患者眼干、口干,故拟小柴胡汤和解半表半里,因苦于眼干,加菊花利气血、清头目。《神农本草经》谓:“主风头眩肿痛,目欲脱,泪出,皮肤死肌,恶风湿痹,久服利血气,轻身,耐老,延年。”二诊时考虑到患者口臭、苔白、脉沉细,为湿热所作,加泽兰祛瘀利水。编者按:柴桂干姜汤方证属半表半里虚寒厥阴证,其主证为四肢厥冷、口干或苦,大便干、小便不利等。冯世纶教授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,柴桂干姜汤方证多伴有血虚水盛,故常合用当归芍药散。当归芍药散属太阴里虚寒证,以腹痛拘急、头晕心悸、小便不利等为主证。柴桂干姜汤与小柴胡汤均主半表半里病,二者区别在于,小柴胡汤治疗半表半里之阳证,临证以阳热表现为明显;而柴桂干姜汤主半表半里之阴证,多用于寒多热微或但寒不热证。干燥综合征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,临床症状复杂多样,这与半表半里证的特点相似,故临床治疗本病应用半表半里方证的机会较多。案一中患者有口干、眼鼻干等上热征象,兼有四肢厥冷、关节疼痛、脉沉弱等寒象,故整体来看为寒热错杂之厥阴证为主,施以柴桂干姜柴桂干姜加龙骨合当归芍药散。案二中患者眼干、口干等热象明显,无明显寒象,故施以小柴胡汤加减。本文摘自:鲍艳举,何振东.冯世纶经方带教医案:方证对应临床实录[M].人民*医出版社,.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
*芪的9对相反作用对比,读来令人耳目一新

用了30年的民间祖传方,方简效宏,值得收藏

针灸处理急症:我临床常用的7种方法

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,速效!

国医大师阮士怡:标本兼顾辨治失眠三法

没有临床辨证思维怎么办?只用7步就搞定

跟着11位中医前辈们学习“附子”的用法

抓主症,简单、高效用好这5首经典方

关于“引火归源”法,你知道多少?

2位医家治疗“强直性脊柱炎”的经验

喜欢中医的朋友推荐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