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病人来就诊,给我说这次来月经,月经量已经多了,整体身体状况都很不错。
患者,女36岁,医院医务人员,初诊主诉,月经量少的厉害,睡眠差,脾气不是太好,小肚子憋胀,总感觉小肚子凉,说话感觉疲乏无力,右脉;寸上部浮滑寸部弦紧关弦紧尺弦紧,左脉;寸部弦弱关滑聚尺沉细弦。
处方
柏子仁60g麦冬30g柴胡10g*芩10g桂枝15g天花粉30g熟地30g巴戟天20g菟丝子15g肉桂10g小茴香10g炙甘草30g*参30g生姜30g大枣30g
6剂
二诊;患者主诉睡眠可以,小肚子胀难受(晚上严重),手脚好多了,小肚子凉,说话感觉仍旧乏力,最近睡觉脚心烧。右脉;寸上部浮寸部弦关弦略紧尺沉。左脉;寸部沉关细弱略滑尺沉。
处方
当归10g白芍15g川芎10g吴茱萸10g麦冬30g桂枝15g阿胶10g*参30g炙甘草30g生姜30g大枣30g香附10g枳壳10g小茴香10g
6剂
三诊,小肚子昨天胀,前几天不胀,小肚子不凉了,脚心也不烫了,快来月经了,右脉;寸上部滑寸部弦关弦略滑尺沉细略滑,左脉了;寸部细弦关细弦弱尺沉。
处方
生地30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吴茱萸10g麦冬30g桂枝15g阿胶10g*参30g炙甘草30g生姜30g大枣30g熟大*10g桃仁10g夜交藤30g艾叶10g
6剂
四诊;稍上火,月经快来,小肚子不胀了,也不凉了,腰稍困,大便次数多,睡眠好。右脉;寸上部浮滑寸部浮弦滑关浮弦滑尺沉,左脉;寸部细弦关弦滑尺沉。
处方
麦冬30g半夏15g*参30g大枣30g生地30g当归15g白芍10g川芎10g*芩10g阿胶10g炙甘草30g桃仁10g熟大*10g益母草30g
6剂
年3月6日星期五,今天该患者带另一位患者来看病,说正来月经,月经已经多了。
后记
月经量少,小肚子憋胀,小肚子凉,是妇科疾病里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问题了,也是我门诊上妇科疾病比较多的病种,一般情况需要和一个月经周期的中药。女性以血主事,气血相依”气不上盈,血不下达就会导致气血亏虚。气血亏虚必然导致月经不调,众所周知,月经是女性的一个重要排*渠道。之所以女性比男性寿命要长,就是每月一次的月经能排除体内的淤*。古语说“有月经你还是女人,没有了月经你就是老人了”,月经量少在经期期间,如果经量与正常人相比少很多,就称之为“经量过少”。一般来说,女性月经量少,主要表现为量过少且两天内经期结束,或者经期维持在5-7天,但是每次量只有点滴。宫寒在妇科病中占一半以上,典型症状比如,月经异常经前小腹有坠胀感,并出现白带增多、腰酸或痛、两乳胀痛等现象,少数有反胃、作呕反应;行经腹痛,小腹发凉,月经色黑有血块,个别女性痛经达到难以忍受之程度。
月经过少有虚实两端。虚者有肾虚和血虚,实者有血瘀和痰湿。“经水涩少,为虚为涩,虚则补之,涩则濡之。”虚实夹杂,既因肝郁血瘀而致月经过少,又因肾气虚衰,天癸至而不盛,精血亏虚,血海满溢不足而致月经量少。血瘀则血运不畅,故见经行量少,小腹刺痛拒按。脉沉细涩呈一派气郁血瘀之象。治疗月经最少,后期重在“富其源流,充其血脉”。温经汤和四物汤是最常用的方子。
本方证虽属瘀、寒、虚、热错杂,然以冲任虚寒,瘀血阻滞为主,治当温经散寒,祛瘀养血,兼清虚热之法。方中吴茱萸、桂枝温经散寒,通利血脉,其中吴茱萸功擅散寒止痛,桂枝长于温通血脉,共为君药。当归、川芎活血祛瘀,养血调经;丹皮既助诸药活血散瘀,又能清血分虚热,共为臣药。阿胶甘平,养血止血,滋阴润燥;白芍酸苦微寒,养血敛阴,柔肝止痛;麦冬甘苦微寒,养阴清热。三药合用,养血调肝,滋阴润燥,且清虚热,并制吴茱萸、桂枝之温燥。人参、甘草益气健脾,以资生化之源,阳生阴长,气旺血充;半夏、生姜辛开散结,通降胃气,以助祛瘀调经;其中生姜又温胃气以助生化,且助吴茱萸、桂枝以温经散寒,以上均为佐药。甘草尚能调和诸药,兼为使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温经散寒,养血祛瘀之功。
本方的配伍特点有二:一是方中温清补消并用,但以温经补养为主;二是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,能使全方温而不燥、刚柔相济,以成温养化瘀之剂。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,主要用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、痛经、崩漏、不孕等。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,小腹冷痛,经血夹有瘀块,时有烦热,舌质暗红,脉细涩为辨证要点。
温馨提示:
本文所载方药,
为中医药专业人士学习参考,
非专业人士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运用
预约挂号需要提供
姓名,性别,联系方式,住址
预约成功后会给您说预约的第几号
来诊所就诊时
需到前台领挂号单
拿挂号单等候大夫叫号
听到大夫叫号后到大夫诊室就诊
温馨提示
挂号预约成功后如果临时有事来不了需要跟预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