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疗一例严重感冒案
(作者:韦安理-6-17)
一位朋友得了重感冒,主要症状有:有点怕风怕冷,有汗,头晕头沉,两侧太阳穴痛,身体酸痛,口渴,饮不解渴,咽喉难受不适,流*浓鼻涕,咳*痰,大便稀烂,小便*,犯困乏力,不想吃饭,脉有力,等等。
年6月15日问诊,辨为三阳合病,兼夹湿热,处方:“柴胡桂枝汤+苓桂术甘汤+生石膏、葛根、天花粉、桔梗”。
方子组成
0615)柴胡25克,*芩10克,半夏15克,*参15克,炙甘草10克,干姜10克,大枣6枚,生石膏45克,茯苓30克,苍术15克,葛根30,桔梗15克,天花粉30克。二剂,新绿药颗粒。
服药反馈:①服第一剂后,盖好被子闷汗,自我感觉已经好了很多。两侧太阳穴疼痛消失,嗓子很干涩的感觉也没有了。困倦乏力感也没有了。还偶有一些*痰和脓鼻涕,但频率比较低。②服完第二剂后,胃口食欲很好了,精神状态更好了。③目前还有的症状:早上起来还有点口苦,还有少量的痰和脓鼻涕,但颜色已经很淡,很浅*了,小便颜色也很淡了,其他没什么症状了。让其停药,改吃小柴胡颗粒善后。
辨证要点
/p>
(1)有点怕冷怕风,有汗,身体酸痛,脉有力,这是太阳病,桂枝加葛根汤证。
《伤寒论》第14条: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反汗出恶风者,桂枝加葛根汤主之。”
葛根四两,芍药二两,生姜三两(切),甘草二两,炙,大枣十二枚(擘),桂枝二两(去皮)。
上六味,以水一斗,先煮葛根减二升,去上沫,内诸药,煮取三升,去滓,温服一升,覆取微似汗,不须啜粥,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。
(2)头昏头沉,咽喉难受,这是少阳病提纲里的“头眩,咽干”,用小柴胡汤。
《伤寒论》第96条:“伤寒五六日,中风。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嘿嘿不欲饮食,心烦喜呕,或胸中烦而不呕,或渴,或腹中痛,或胁下痞硬,或心下悸、小便不利,或不渴、身有微热,或咳者,小柴胡汤主之。”
柴胡半斤,*芩,人参,甘草(炙),生姜(切)各三两,大枣十二枚(擘),半夏半升(洗)。
上七味,以水一斗二升,煮取六升,去滓,再煎取三升,温服一升,日三服。若胸中烦而不呕者,去半夏、人参,加栝楼实一枚;若渴,去半夏,加人参,合前成四两半,栝楼根四两;若腹中痛者,去*芩,加芍药三两;若胁下痞硬,去大枣,加牡蛎四两;若心下悸、小便不利者,去*芩,加茯苓四两;若不渴,外有微热者,去人参,加桂枝三两,温覆微汗愈;若咳者,去人参、大枣、生姜,加五味子半升,干姜二两。
(3)头昏头沉,这是内有水饮,苓桂术甘汤证。
《伤寒论》第67条:“伤寒,若吐、若下后,心下逆满,气上冲胸,起则头眩,脉沉紧,发汗则动经,身为振振摇者,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。”
茯苓四两,桂枝三两(去皮),白术,甘草(炙)各二两。
上四味,以水六升,煮取三升,去滓,分温三服。
(4)“口渴,饮不解渴,*痰、*涕、*尿”,这是阳明里热,用生石膏清里热。
石膏:味辛、甘,性寒;归肺、胃经;具有清热泻火,除烦止渴的功效;用于温热病壮热烦渴,肺热咳喘,胃火头痛,牙龈肿痛;疮疡久溃,湿疹,烫伤。
(5)口渴,加天花粉。咽喉不适加桔梗。
天花粉:味苦、微甘,性寒;归肺、胃经;具有清热生津,消肿排脓的功效;用于热病津伤,口干,消渴,肺热咳嗽,肺燥咳血,热*疮痈。
桔梗:味苦、辛,性平;归肺经;具有宣肺,利咽,祛痰,排脓的功效;用于咳嗽痰多,咽痛,失音,肺痈吐脓。
韦安理
医者仁心,无利亦往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