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花粉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产业富县绥江会仪大河片区中药材种植迈 [复制链接]

1#

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,在地处峰顶山麓的会仪镇会仪村大河片区,当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多户群众发展中药材种植产业,迈出了乡村振兴的新步伐。

眼下正是瓜蒌生长的*金季节,走进会仪镇会仪村24组的瓜蒌核心示范园,瓜架上藤蔓郁郁葱葱,无数青翠的瓜蒌密密麻麻地挂满藤蔓,长势喜人。

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

管护员王文强

再有两个月我们这批夏瓜就可以采收了,产量在60吨左右。

在夏瓜膨大、秋瓜挂果的关键期,病虫害防治和肥水管理尤其重要,管护人员在种植园里安装了大量的诱蝇球,通过鲜艳的颜色和散发出独特的气味来诱杀害虫,使瓜蒌免受病虫害的侵蚀。

无人机成了瓜蒌园施肥的好帮手,伴随着管理员娴熟的操作,这架满载生物肥料的无人机在瓜蒌园边凌空而起,配制好的肥料均匀地喷洒到藤蔓上,很快便完成了一轮施肥作业。

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

管护员王文强

我们现在主要是喷洒壮果的叶面肥,后面这片30亩左右的瓜蒌园只需要十分钟就能喷完,它的效率大概是人工的倍左右。像这样的机器现在有5台,我们合作社多亩种植基地都靠它来服务。

瓜蒌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,它的根和果实、果皮都可以入药,对治疗冠心病、咳嗽、哮喘、便秘等都有着很好的效果。在合作社的仓库里,工作人员正忙着将一批初加工好的天花粉搬运上车,准备发往四川成都。

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

理事长何长海

这批天花粉有3吨多,跟十多家公司跟我们签订合同,一次性收购。

近年来,大河片区依托气候和资源优势,成立专业合作社种植中药材,经过近几年的发展,合作社建起百草园、示范园、试种园、种植园四大园区,种植瓜蒌、*精、当归、吴茱萸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材多亩,实现了年产中药材初加工产品70吨,年产值万元。合作社还进一步发展起7家旗下合作社,带动户群众参与种植中药材,合计种植面积达到亩。今年60岁的魏元文年加入合作社,不仅自己种植当归、*精和瓜蒌,还到合作社的中药材基地务工,入股分红、药材销售、务工就业,三笔收入加起来,一年能挣五万元,不仅将自家楼房粉刷一新,还买了小轿车。

会仪镇会仪村24组村民

魏元文

收入就是这个瓜蒌,还在他们这里干活,四五万块钱,比我儿子他们在外面打工划算。

像魏元文一样常年在中药材种植基地务工的村民有90多人,年,合作社全年发放农民工工资万元。合作社建立起非公经济基层*支部,引进10余名高校人才,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已覆盖绥江县五个镇,入股群众达到户,年分红22.9万元,创税11.3万元。得益于中药材种植产业,当地村民迈出了乡村产业振兴的新步伐。

峰顶山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

总顾问何树文

以*支部为核心,以合作社为基础,以老百姓为依托,三方共赢,共同发展。今年我们已经成功创建省级示范社和市级龙头企业,下一步主攻方向是加大投入,加强推动农旅结合和药旅结合,建设美丽乡村。

记者:罗洪余会责编:王敏/校对:蓝仕仪

初审:杨东升

二审:张萍*光敏

终审:赵崇燕

绥江县融媒体中心

声明/提醒:未经许可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,改变原文意图,以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。如需转载,请申请获得授权!否则必追究法律责任!转载请备注来源!投稿邮箱:ynsjtv

.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